南海的椰风跨越万里大洋,在大阪世博园掀起了文旅浪潮。5月2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下称“海南周”)在大阪滨水梦洲世博园中国馆开幕。非遗展区展示、活力艺术表演、黎锦非遗走秀……活动现场,海南省旅文厅以“展、演、秀”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现了海南文旅融合新图景。
非遗展厅亮相世博,琼州瑰宝绽放世界
海南周非遗展区以“南溟技忆·百卉千华”为主题,展区内百余件黎锦、椰雕、黎陶、沉香等非遗作品和文创产品错落有致地陈列,生动地勾勒出海南深厚人文底蕴。
海南周非遗展区内,非遗传承人展示鼻箫技艺,多件黎锦产品同时展示。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步入海南周非遗展区,映入眼帘的是黎族泥片制陶技艺、海南沉香、海南椰雕等项目的非遗传承人正在进行非遗项目活态展演,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海南非遗的独特韵味。
继续前行,可见到模仿非遗“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的典型形制的船型屋,其顶上矗立着黎族的保护神“大力神”,象征黎族先民们征服自然的勇气。紧邻其旁的是黎锦展示区,五彩缤纷的黎锦被大面积地悬挂和铺展,现场展示着黎族传统双面绣、贯首衣形制服饰,生动演绎黎族审美意趣。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遗传承人在海南周非遗展区的“黎族船型屋”前展示黎锦技艺。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身着传统服饰,手执织机,现场演示着黎锦技艺的精髓;黎族竹木乐器传承人手持鼻箫,鼻翼轻贴箫管,婉转的旋律流淌而出,引得观众闭上眼睛,随着节奏轻轻摇摆;非遗黎陶传承人指尖沾泥,灵巧塑形,一件艺术品便悄然成型;椰雕传承人手中刻刀上下翻飞,椰壳上的海南风情逐渐清晰……与此同时,沉香的袅袅青烟从展台缓缓升起,让观众沉醉于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体验。
此外,现场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出了海南3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资料,同时搭配中、日、英三种语言的简介,以便不同语言背景的观众了解海南非遗。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观众热烈讨论着,有的惊叹于黎锦服饰上细腻繁杂的图案,有的对椰雕作品的巧夺天工赞不绝口,还有的被黎陶古朴的质感深深吸引。
黎锦华裳舞韵流芳,多元展演点燃现场
开幕当天,在演出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黎·非遗大秀》。这是海南黎锦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再次闪耀世界舞台,成为国际时尚市场上的一张闪亮“海南名片”。
模特们身着黎锦服饰开展《黎·非遗大秀》表演。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活动现场,模特们身着融合了黎族图纹的现代服饰,在舞台上轻盈地走动,宛如从海南热带雨林中走出的精灵,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黎族人民的智慧与创意,展现了黎锦独特的织造技艺和绚丽多彩的图案,传统黎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场馆内,观众纷纷停下脚步,争相与之合影。
模特们身着各式各样的黎锦服饰在日本大阪世博会现场巡演。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开幕式演出现场,演员们轮番带来《福寿赋》《爱在三月三》《雨林天堂》《酷酷的海南》等海南特色文艺节目,展示海南自贸港多元的艺术魅力。
演员们在海南周开幕式上表演民族风情舞蹈《爱在三月三》。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演员们在海南周开幕式上表演环境式舞蹈《雨林天堂》。海南省旅文厅供图
据悉,海南周将持续至5月25日,其间还将在东京、大阪、兵库等多地举办招商推介、经贸交流系列活动,向全球呈现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与国际化发展新机遇。
海南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非遗瑰宝的匠心传承,到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再到多元展演的活力呈现,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不仅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一场文明对话。
近年来,海南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深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拓宽旅游消费领域,培育出一系列旅游消费新业态与热点,在提升高端旅游消费品质、释放消费潜力、探索消费型经济新路径等方面稳步前行,全力打造业态多元、品牌荟萃、环境宜人、特色彰显、生态优美的国际旅游消费新高地。
在此进程中,海南积极搭建国际交流桥梁,借力大阪世博会这一全球窗口,集中展示多项海南非遗技艺,以“非遗+旅游”“文化+旅游”的创新营销模式,向世界递出亮眼的 “文化名片”,加速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琼岛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记者 丁文文)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