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中亚班列开启国际物流新篇章

天津港中亚班列开启国际物流新篇章

5月20日16时许,一声汽笛后,2025年首列天津港经霍尔果斯直达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班列发车,50个从韩国海运的集装箱货物将在两周内运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新华网5月20日)

满载集装箱货物的天津港中亚班列首发车顺利开行,标志着天津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突显,更展现了铁路部门在推动国际物流发展、深化国际合作方面的重要贡献。

提升运输时效,助力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相较传统线路,天津港直达塔什干中亚班列优势显著。以往中国北方货物经俄罗斯转至乌兹别克斯坦需耗时约25天,而此班列通过优化路线,运输距离800公里,时间大幅压缩至12天,极大提升了运输时效。成本方面,整体运费减少20%-30%,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更具“战斗力”。

线路创新布局,开辟区域经济“黄金通道”。班列采用“天津港-北京-内蒙古-新疆”的新路线,替代传统的“西安-哈密-乌鲁木齐”线路,这一创新之举整合了天津港至霍尔果斯的铁路运力,形成“北粮南运、南货北出”的双向对流格局。新线路为沿线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未来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有望成为中亚国家面向东北亚的“黄金通道”。

铁路统筹协调,构建高效服务保障机制。在运输方案设计上,中铁集装箱公司精心打造境内外全程运输的一站式服务链条,实现了运输方案的精准匹配以及运输节点的无缝衔接,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在协同合作方面,铁路部门与天津港集团、海关等口岸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各方协同发力,统筹港口作业资源,加快货物快速通关,确保了班列的顺利开行。

天津港直达塔什干中亚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合作与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它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促进了贸易往来和产业合作。相信在铁路部门及各方的持续努力下,未来将开行更多高质量的中亚班列,为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白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