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区:“渔稻共生”生态种养 探索高效农业新路径
海南
海南 > 三亚 > 正文

崖州区:“渔稻共生”生态种养 探索高效农业新路径

如何在有限的农田里既保障粮食产量,又让农民钱包鼓起来?崖州区的稻田里藏着一个巧妙的答案——鱼虾与水稻共舞,生态与效益双赢。5月15日,一场关于“渔稻共生”的观摩活动在崖州区南滨农场红旗队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举办。

图片

走进示范田,眼前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绿油油的水稻随风轻摇,清澈的水面下,小龙虾穿梭于稻秆间,罗非鱼成群游弋。

这片看似普通的稻田,实则暗藏“玄机”——通过在水稻田中“藏”入小龙虾、罗非鱼,精准调控虾苗密度、优化鱼苗营养方案,稻田不仅无需频繁喷洒农药,稻穗反而更饱满,鱼虾更是肥美鲜活。

图片

“加上鱼虾,收入直接翻倍!”这种“渔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既稳住了粮仓,又盘活了资源——鱼虾吃虫除草、粪便肥田,稻谷品质提升的同时,化肥农药用量大幅减少。通过“田里种稻、水下养渔”的生态循环,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又有效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种粮积极性。

活动现场,专家演示了虾苗投放密度调控、病害防治及水质管理技术,并对比传统种植模式,指出“渔稻共生”可亩均收益增加5000元以上。同时,通过优化沟渠设计及鱼苗营养方案,稻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达70%,稻米品质显著提高。

图片

“与传统单一种植田块相比,共生模式不单单有水稻种植收益,还有鱼虾养殖收入,直观展现了生态种养的优势。”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渔稻共生”生态系统还能作为青少年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的研学实践基地,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图片

观摩结束后,村(社区)代表就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等提出问题,专家逐一解答,并针对崖州区气候特点提出适应性建议。

图片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观摩活动为推广“渔稻共生”模式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将加强技术培训与政策扶持,推动热带农业向绿色高效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双赢。

来源:古韵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