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 “养老钱”,远离网络诈骗陷阱

守护 “养老钱”,远离网络诈骗陷阱

随着互联网普及,老年人逐渐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点目标。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辨别能力较弱、渴望健康与情感陪伴等特点,设计多种诈骗套路,严重侵害老年人财产安全。为守护您的 “养老钱”,太平人寿海南分公司温馨提示:

一、警惕四类高频诈骗手段

1. “保健品 / 特效药” 诈骗:骗子通过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发布 “包治百病”“无副作用” 的保健品广告,以 “免费体检”“专家问诊” 为诱饵,诱导您添加好友后,谎称能根治慢性病,要求通过私下转账购买产品,付款后立即失联。

2. “养老投资” 诈骗:以 “低风险、高回报”“专属养老项目” 为噱头,推出虚假的养老公寓、养老理财、虚拟货币等投资产品,通过线上讲座、微信群分享 “成功案例”,吸引您投入大额资金,最终卷款跑路。

3. “冒充亲属 / 客服” 诈骗:一是冒充子女、孙辈发送 “急需用钱” 信息,要求您通过指定账户转账;二是冒充快递、电商客服,谎称您购买的商品 “缺货退款”“质量问题理赔”,引导您点击不明链接,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盗刷账户资金。

4. “情感陪伴” 诈骗:伪装成 “温柔老伴”“孝顺晚辈”,与您建立情感联系后,以 “治病缺钱”“创业周转” 为由借钱,或推荐虚假投资项目,骗取钱财后失联。

二、牢记 “三不” 防范原则

1. 不轻易转账:凡是要求私下转账、先交 “保证金”“手续费” 的,无论对方身份如何,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当面核实,切勿仅凭文字信息付款。

2. 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官方应用,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

3. 不盲目相信 “权威”:对 “专家推荐”“政府补贴” 等说法保持警惕,如需核实,可拨打 12345 政务服务热线、12315 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或咨询社区工作人员、子女,切勿轻信陌生人口中的 “特殊渠道”。

三、遭遇诈骗及时应对

若发现疑似诈骗或已遭受损失,立即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账号等证据;二是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账户,防止资金进一步流失;三是拨打 110 报警热线,并向当地反诈中心报备,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