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间质瘤大出血,患者绝境逢生?三亚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如何创造生命奇迹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十二指肠间质瘤大出血,患者绝境逢生?三亚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如何创造生命奇迹

近日,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系统疾病中心成功救治一名十二指肠间质瘤(GIST)三次大出血的危重患者。该患者因肿瘤破裂反复出血,生命垂危,最终胃肠外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为患者实施十二指肠间质瘤切除术,成功挽回生命。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手术,展现了胃肠外科在复杂消化道肿瘤救治上的高超水平。

凶险!三次大出血敲响生命警钟

34岁的黄先生,因黑便1天被紧急送往三亚中心医院就诊。此前,他已在外院做胃镜,提示十二指肠出血。

入院后,黄先生被收治在消化内科,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一巨大肿物,中央凹陷,并有间断渗血。随后,消化内科邀请胃肠外科及介入科等科室进行会诊,建议手术或介入治疗,但考虑到手术风险较大,随即决定为黄先生急诊实施腹腔干动脉造影+十二指肠动脉造影+栓塞术。DSA见十二指肠动脉降段见肿瘤染色,大小约5cm,边界不清,见造影剂少许外溢,诊断十二指肠降段肿瘤出血明确,用明胶海绵粒适量及(集采)可解脱弹簧钢圈一枚栓塞十二指肠动脉肿瘤动脉,术后患者病情平稳,但第二天,患者再次出现黑便,血红蛋白下降至47g/l。经胃肠外科常顺伍主任会诊和与患者及其家属反复沟通后,建议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破局!多学科会诊定制“拆弹方案”

“必须立即手术,否则患者再次出血,死亡几率将大大增加!”胃肠外科常顺伍主任当机立断,启动积极术前准备。并再次邀请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确定手术方式、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管理等问题。

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犹如战场拆弹一样,困难重重。十二指肠是消化道的“十字路口”,周围密布胰头、胆总管、门静脉等重要结构,手术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胰瘘、胆瘘、大出血等致命并发症。

手术难点:

1. 肿瘤位置刁钻: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紧贴胰腺,剥离困难;

2. 中心坏死:肿瘤中心坏死,紧邻肠系膜上静脉,术中易大出血;

3. 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十二指肠切除后需重建消化道,吻合口瘘发生率高。

新生!术后7天闯过所有危险期

手术如期开始,副院长、消化系统疾病中心主任曾俊涛教授通过双镜联合术中精准定位。京医专家韩喜春教授参加手术,为手术保驾护航。手术麻醉科、输血科、ICU迅速就位,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手术拉开序幕。手术开始后,手术麻醉科团队迅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维持循环稳定;曾俊涛教授术中内镜精准定位找到肿瘤,予以肿瘤基底注射“生理盐水和靛胭脂”后,用黏膜切开刀沿肿瘤边缘切开后,暴露基层,并用钛夹定位。韩喜春教授、常顺伍主任手术团队开腹后,发现肿瘤肿瘤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与空肠起始段交界处,准确切除肿瘤,成功消化道重建,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出血控制,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返回病房。术后第5天,患者恢复肠内营养;术后第7天,引流液淀粉酶正常,无胰瘘、无感染;最终顺利出院!

出院时,黄先生难掩激动之情:“感谢三亚中心医院胃肠外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此次成功抢救,不仅是胃肠外科团队精湛医术的有力见证,更是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胜利成果,为复杂消化道肿瘤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专家提醒:消化道间质瘤需警惕“沉默出血”:

专家提醒,十二指肠间质瘤,早诊早治是关键:十二指肠间质瘤(GIST)是潜在恶性肿瘤,出血是常见急症,根治需手术。三亚中心医院消化系统疾病中心,是集内外科一体化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心,也是琼南地区消化道疑难病和危重症的诊治中心。通过多学科会诊,为每一个消化道疾病患者,共同制定一套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每一个治疗方案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轮转,实现精准施治、提高疗效。(赵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