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新方法治疗儿童多动抽动效果显著
情景闪回:
当12岁男孩轩轩(化名)因抽动症被迫休学时,孟昭丽教授用国家专利童康三和调摄体系,帮他失控的身体找回平静。让这位将中医古籍与现代神经科学对话的儿科专家,用三十年临床智慧证明:抽动不是顽疾,是与孩子对话的特殊密码。
偶遇“怪宝宝”:从眨眼到尖叫背后有何隐秘?
2024年11月30日,儿科诊室里此起彼伏的"咚咚"声引起了孟昭丽教授的注意——当时12岁男孩轩轩(化名),正一边止不住的眨眼、时不时翻白眼,还不停地用后脑勺反复撞击椅背。
"这不是简单的抽动,是身体在发求救信号。"孟教授轻触孩子颈后的"天柱穴",发现肌肉呈条索状硬化,结合动态舌诊发现舌中焦黄腻,最终锁定病机:肝风内动兼脾胃湿热,正是国家专利三和调摄体系调理的范畴。
但素来严谨的孟昭丽教授,还是让去做了相关精准的检查,毕竟孩子的事无小事。
亲人“涕泪”:幸福家庭如何遭遇凛冬侵袭?
趁着爸爸带着孩子去做检查,和蔼可亲的孟昭丽教授与轩轩的妈妈唠起了“家常”。轩轩爸妈都是外地来鞍山的大学生,经过十数年的打拼,轩轩的爸妈均成为了各自单位的“肱骨人物”。职位高了,工作多了,照顾孩子的时间自然就被压缩了。
2023年12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轩轩的奶奶让他们安排好工作,带孩子去当地眼科医院看看,孩子总是眨眼睛。
当时因为工作忙,同时他们夫妻俩观察过,孩子的眨眼次数并不是很高、也不固定,平均两个小时一两次吧。加上他们侥幸心理,就觉得家人都非常健康,孩子自然没啥事,就是刚入冬眼睛干、再加上男孩哪有不淘气的?一边买些眼药水滴注,一边让轩轩注意洗手,少揉眼睛。果然,轩轩眨眼的频次减少了不少。一家人也是长出一口气。
好景不长!2024年春节过后,轩轩的眨眼频次一下子就多了起来,最多时候半个小时就眨眼十多次,时不时还穿插着翻白眼。夫妻俩赶紧把轩轩送到了当地医院检查,才知道耽误了4个月的轩轩,不是干眼症而是抽动症。当时医生给开的西药,吃了四个月还是好好犯犯,最担心的是孩子弱小的肝脏能否承受住长期西药的摧残?!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否承受玩伴的白眼?!整个家庭都笼罩在愁闷之中!
2024年07月份,老天却和这个家庭开了一个玩笑。开始放暑假的轩轩,没了学习的压力,那些让家人闹心的抽动症状,大幅好转。全家人私下叨咕,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学习好坏无所谓!
2024年11月13日星期五,正在晨会的轩轩妈却接到了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的电话!轩轩的班主任,让她把孩子领回去办休学,说轩轩扰乱课堂秩序:翻白眼、做鬼脸不说,还拿脑袋撞椅子……
(孟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儿科分会委员证书)
专家妙手:破解“怪孩子”诡异动作背后密码
拿着轩轩的评估报告,显示前额叶皮层氧合血红蛋白异常,提示重度小麦敏感,同时发现肝经、脾经失衡……
“不要把轩轩的问题,看成病,当成一种特殊宝宝的身体求救信号就好!既然信任找到她,她就会竭尽全力把轩轩领回正确的轨道。‘’孟教授深情地宽慰着轩轩妈。
于是,孟教授根据童康三和调摄体系中的核心纲领,为轩轩制定了“绿色无毒中药+穴位蛋白埋植+三维离子导入疗法+感统训练”的个性化方案。
(孟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证书)
三个月后,轩轩复查时,眨眼动作全部消失,翻白眼也没再出现,脑袋撞椅子的动作更是完全杜绝。昨天轩轩妈妈打来了感恩电话,说今年03月01日,她尝试把孩子送回了校园。孩子的毛病一直都没犯,而且还得了个“进步之星”小奖状。她还说,孩子放暑假,一定要带来沈阳,当面感谢“孟奶奶”!
看着轩轩妈、眼角闪烁的激动泪花,听着轩轩妈、欣喜若狂的话语,孟教授脸上褶皱似乎都浅了许多,笔记本上那句“ 以精准检测为眼,以中医智慧为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向阳生长!”也变得更加遒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