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共耀·第一季——张履谦院士墨迹中的文明远征

星途共耀·第一季——张履谦院士墨迹中的文明远征

“星途共耀,载梦航天。”百岁院士张履谦题写的墨迹如北斗引航,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时点亮“海上升明月,九天揽星尘”的主题,并串联起“星途共耀·第一季”的文化实践与征途,为文明远征写下新的注脚。

“星途”诠释航天器轨道运行的科学轨迹,“共耀”映射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中的全球协作。这位亲历抗美援朝战火、主持研制首代防空导弹雷达的科技泰斗,将“科技报国”精神凝于笔端,使“发展航天事业”的战略部署通过“载梦航天”的书法意象获得文化表达,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精神动能。

播种星辰: 让青少年成为宇宙探索的先锋

航天文化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度融入教育体系,重塑教育生态。

国家航天局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普发展报告》显示,航天科普覆盖人群已超1.5亿,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的完整体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文创产业发展年报》指出,航天主题研学基地年均接待青少年超300万人次,实体文创与数字藏品形成协同效应。国际宇航联(IAF)2023年度报告证实,系统性航天科普可使公众技术接受度提升58%~65%,我国“少年问天”工程已形成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的创新实践网络。

文明火种的代际传递让每一颗被航天文化浸润的心灵,都可能孕育出未来深空探索舰队的领航员。

守护想象力:为未来储备“星际火种”

“保护青少年的想象力,就是守护文明的火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2021年的调查显示,65.9%的受访青少年表示对航天事业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发展航天文化的新浪潮中,航天文创产业研究院通过发行《中国航天68周年》纪念卡牌,将长征火箭发射等重大历史瞬间转化为可收藏的航天记忆载体。联合支付宝推出“航天文创数藏专区”,上线“神舟五号”3D数字藏品,实现了航天科技与数字藏品的融合创新。当硬核科技披上二次元外衣时, 从课本里“走出来”的空间站积木、能亲手组装的卫星模型,正在把好奇心变成探索宇宙的燃料。

航天文化以“星际基建”之力,将工程逻辑转化为教育基因,航天工程师与文化工作者正携手构建“先锋与后卫”的协同战线,共同培育青少年面向未来的创造力与科技素养。

星际盟友计划——“文明远征的联合舰队”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联合中国邮政北京市分公司,与航天文创研究院共同呈现“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纪念封首发”暨“航天日主题市集”相关直播活动,内含趣味科普、有奖互动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邮政太空邮局推出2025年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纪念封与邮折,设计融入最新航天元素,承载美好期许。同时,在航天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平台征集太空邮局IP形象。以后这个IP会变成各种好玩的文创,在线上线下和大家互动,让更多人爱上航天!

2025年“中国航天日”,由航天文创产业研究院主导发起,原仓(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IP合作和数据支持,共同打造星途共耀.星际盟友计划,开启“文明远征的联合舰队”合作伙伴招募,并与20+知名IP与品牌进行有趣的内容共创。

文明远征的联合舰队名单:

霸王龙雷奇、敦煌艺术馆、功夫熊、哈小浪、胡桃夹子、虹猫蓝兔、环球少年地理、吉利银河、加菲猫、卡皮巴拉、凯迪仕、朝华社美猴王、魔鬼猫、曲小奇、宋凰、TeamGreen、汪柴主、醒神仔、星卡梦少女、鲜到鲜得、元七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原仓(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从敦煌飞天的文化基因到“天问”探测器的深空轨迹,中国航天正构建“政策-企业-公众”创新生态,将五千年文明智慧注入星际探索。航天文创产业研究院以张履谦院士“星途共耀”题词为坐标,启动“星途共耀”计划第一季,让好奇心转化为文明跃迁的引力场,共赴星河永恒。那时,航天文化就是人类跨越星辰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