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沉香大咖齐聚澄迈福山 共探福山农文旅产业融合新机遇 全力打造海之南农文旅第一镇
海南
海南 > 澄迈 > 正文

两岸三地沉香大咖齐聚澄迈福山 共探福山农文旅产业融合新机遇 全力打造海之南农文旅第一镇

9月2日上午,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澄迈香·香世界”国际沉香产业推介会考察团走进福山镇。来自台湾沉香学会、广东小冈香业联合会、东莞沉香协会等两岸三地二十余位产业专家齐聚于此,实地感受福山镇“咖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从4A级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的文化底蕴,到共享农庄的全产业链实践,再到自贸港政策背景下30亿元注册资金的产业集聚,福山正以咖啡为纽带,联动沉香、陶瓷等多业态发展,成为“文旅赋能产业、政策激活潜力”的县域新标杆。

首站触“香”又品“咖”:4A景区展现文化与产业双融合

考察团首站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文化馆。这座占地6338㎡、中国首家系统展示海南咖啡历史的专题场馆,令台湾沉香学会秘书长谢清和赞叹不已:“没想到福山咖啡文化如此深厚,从种植到烘焙的全流程呈现,堪称‘活的产业教科书’。”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不仅吸引了21家国际咖啡品牌入驻,更以“景区+园区”模式汇聚了110家企业,注册资金超过30亿元。2024年实现营收1.4亿元,税收突破1600万元,外资企业的纷纷落户充分彰显了自贸港政策带来的发展红利。

随后,嘉宾们移步至福安陶瓷艺术馆。海南红泥陶瓷与咖啡文化的巧妙融合,带来不少惊喜。艺术家陈小宁将椰纹、咖啡果绘于陶坯,以老船木与陶瓷相结合的创意作品,令广东省江门市小冈香业联合会会长戴瑜感慨:“陶瓷与咖啡的跨界融合,为沉香衍生品的开发提供了崭新思路!”这里不仅是艺术展示的空间,更是福安窑古遗址的研究基地,为福山文旅注入了“非遗+产业”新内涵。

从“一盒福气”到“全链农庄”:福山产业的多元实践

“富硒地瓜、咖啡衍生品、椰雕文创……这盒‘福气’把澄迈特色完美呈现!”在福山甄选“壹盒福气”展示厅,福建祺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昱手持礼盒细细品鉴。作为澄迈福山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农特产品品牌,“壹盒福气”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推动瑞溪牛肉干、桥头地瓜等地方特产走向全国,成为“福山味道”的精致名片。

福山来福咖啡学院的专业实力,进一步让考察团看到产业“人才支撑”的重要性。依托中国首家咖啡培训机构铂澜咖啡学院的资源,该学院拥有1189㎡的教学空间,配备烘焙机、色度检测仪等专业设备。“从爱好者到从业者的全周期培训,能够为‘沉香+咖啡’等跨界产业持续输送人才。”嘉宾们纷纷予以高度评价。

考察的最后一站——福山咖咖园共享农庄,展现了福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成效。500亩庄园内,咖啡可视化加工厂、研学课堂、主题民宿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司+农户‘1+N’模式”有效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植规模。海南乐乡时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少华介绍:“我们既传承传统技艺,又借助现代工艺开发产品,去年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粤西沉香之父”官茂有听后连连点头:“产业要真正落地,就要像福山这样,把企业、农户与市场紧密联结在一起。”

自贸港东风助力:福山打造“农文旅融合”新高地

“80家企业、30亿注册资金、74.5万游客——福山的‘咖啡+’模式不仅文化味浓,更具产业实力!”考察接近尾声,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巫松青的总结道出了嘉宾们的共同感受。作为海南自贸港“西线旅游的重要一站”,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2025年1-4月游客量同比增长65%,国际贸易与外资合作的潜力让两岸三地嘉宾一致看好:“这里既有文旅融合的吸引力,又有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未来与沉香等产业联动的空间极为广阔!”

午后,考察团启程返回,福山咖啡的醇香依旧萦绕。这场跨越两岸三地的产业对话,不仅进一步擦亮了福山“咖啡+文旅+产业”的特色名片,更彰显出澄迈县在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上的坚定步伐与创新格局。借助自贸港的政策东风,澄迈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跨界融合,助力福山成为衔接特色产业、国内市场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枢纽。未来,澄迈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扎实的举措,全力支持福山镇打造成为“海之南农文旅第一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