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手术留住的不仅是乳房,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乳腺癌患者王女士的重生之路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一场手术留住的不仅是乳房,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乳腺癌患者王女士的重生之路

“看着镜子里对称的乳房,我终于敢相信,自己真的挺过了那道坎。”4月15日,在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肿瘤防治周”医患沟通会上,53岁的王女士眼含热泪,向台下的甲乳外科医护团队深深鞠躬。半年前,她在这里经历了一场改写命运的手术,如今带着对生活的全新期待,她选择回到这里,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病友听。

一场手术留住的不仅是乳房,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乳腺癌患者王女士的重生之路

2024年10月,“拿到确诊报告那天,我盯着‘乳腺癌’三个字,手一直发抖。”回忆起那段至暗时刻,她的声音依然有些哽咽。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医生最初评估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Ⅱ级),需要切除左侧乳房——在她看来,这对于一位女性来说,几乎等同于失去了部分自我。

那段时间,王女士整日躲在家里,对着镜子偷偷流泪。直到甲乳外科的曹佳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赵德龙主任医师和敬波医生走进病房,他们没有急着谈论病情:“我们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别难过,我们一起想办法。”医护团队在了解到她对保乳的强烈渴望后,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决定采用乳房重建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利用背部肌肉组织重塑乳房形态。赵主任说,“现在的技术就像建筑师一样,不仅可以‘拆房’还可以‘建房’”这个比喻让王女士在患病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就像在黑暗中摸到了一盏灯。

2024年10月25日,甲乳外科团队为王女士进行“左侧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左腋窝淋巴结清扫+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手术持续了3个小时。当她在病房苏醒后,医生告诉她,不仅完整切除左侧乳房皮下腺体、清扫腋窝淋巴结,还通过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填补了缺失的乳房。护士轻轻掀开纱布告诉她:“伤口愈合得很好,两侧乳房看起来和以前一样。”说到这里,王女士的指尖轻轻划过自己的左胸,仿佛在触碰一个失而复得的珍宝。

术后的康复期,护理团队的细致关怀让王女士至今难忘。责任护士每天都会帮她调整背部敷料,教她做康复训练,“就像家人一样,连吃饭喝水都关心着我”。从生病到现在的7个月中,她经历了7次化疗,第二次到第四次化疗的痛苦熬过去就都好了。更让她感动的是,主治医生们每次查房都会先问她今天心情怎么样,而不是只关心化验单。“他们知道,我们怕的不仅是病痛,更是对未来失去信心。”

如今站在沟通会的讲台上,王女士特意穿了一套职业服装,配着白色的小外套,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身材。她举起手中的锦旗,上面以“病人为中心”六个字在灯光下格外温暖。“这里的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病,更治好了我的心。他们让我知道,生病不是终点,而是重新认识生命的起点。”王女士深情地说。

台下,不少患者偷偷抹着眼泪,又笑着鼓起掌来。对于三亚中心医院甲乳外科团队来说,这面锦旗早已不是第一面,但每一次收到这样的感谢,曹佳副主任都会想起王女士刚入院时的模样:“我们多花一点心思,病人就能多保留一份对生活的热爱。这比任何医学成就都更有意义。”

当沟通会接近尾声,王女士走到一位正在抹泪的年轻病友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肩膀。阳光透过病房的窗户洒在两人身上,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日里,一个关于勇气、信任与重生的故事,正在温暖地延续。

什么是乳房重建?

乳房重建是通过整形外科技术,为因乳腺癌切除或其他原因导致乳房缺损的女性重塑乳房外形的手术。它不仅能恢复身体外观,更能帮助患者重拾自信,改善生活质量。

适用人群:乳腺癌切除、良性肿瘤、发育不良或外伤导致的乳房缺失者。

手术类型:

1. 即刻重建:切除与重建同期完成,保留更多原有结构。

2. 延期重建:术后数月或数年进行,适合需放疗的患者。

3. 分期重建:先植入扩张器,后期更换永久假体或自体组织。

重建方法:

1. 假体重建:手术简单、恢复快,但自然度较差。

2. 自体组织重建(如背阔肌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效果更自然,但手术复杂。

3. 联合重建:结合假体与自体组织,适合组织量不足者。

术后注意:避免挤压、感染,定期复查,保持健康心态。

我院甲乳外科团队成熟开展各类乳房重建手术包括假体重建,背阔肌重建,腹直肌重建),坚持“能保乳则保乳,需重建个性化”的理念,兼顾疾病治愈与形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