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这盆腔淤血有点严重啊..." (淤血:指血液反流、流动缓慢、积聚,就像交通拥堵)
我:"没事,我的人生也一样堵,不差这点。"
子宫:"建议给我的静脉配个交警,最好是会说脱口秀的,能说段子缓解拥堵。"
近日,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二区(血管外科团队)与妇产科携手合作,成功运用介入微创技术,治愈了一名饱受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PCS)折磨的青年女性患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小欢的日常本该充满欢声笑语。可从两年前开始,下腹坠痛如同埋在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随地发作——站立久了就腰骶部酸痛难忍,经期更是像被重物碾压,经量比孕前多出近一倍,连最基本的抱孩子都有点恐惧心理。“晚上躺着疼,白天站着疼,连夫妻生活都像受刑。”回忆起发病初期,小欢声音哽咽。
今年3月走进三亚中心医院,三维阴超的屏幕上,子宫两侧扭曲扩张的血管如同“蚯蚓团”——右侧管腔宽度9.5mm,左侧8.6mm,远超正常3mm的标准,结合患者症状、查体情况及各项检查结果,普外二区侯本新主任带领血管外科团队与妇产科专家联合会诊,最终确诊为盆腔淤血综合征。
“传统妇科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而介入微创技术能精准定位病变血管。”据普外二区吴勇金医生介绍,盆腔淤血综合征是导致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30%,主要由盆腔静脉回流受阻或淤血引起。除下腹痛外,患者还常伴有腰痛、性交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通过这种不开刀的微创介入手术,犹如在复杂的盆腔血管网络中“排雷”。
3月8日手术室里,介入导管在DSA显示屏上精准游走,手术经过40分钟顺利完成,小欢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术后3天便出院。
当小欢迎着三亚的阳光走出医院时,她知道,那个被疼痛偷走的两年时光,正在被新的希望重新填满。这场跨越学科的生命守护战,不仅为一位母亲找回了拥抱孩子的力量,更在海南南部地区开创了盆腔淤血综合征微创治疗的新篇章。
关于盆腔淤血综合征
表现:
① “三痛”:下腹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
② “两多”:月经量增多,阴道分泌物增多;
③ “一少”: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少数卵巢点压痛。
诊断要素:
1. 非周期性钝痛,病程>6个月;
2. 育龄期(20-45岁)、经产妇多见,与妊娠次数,激素,精神等相关;
3. 诊断金标准:静脉造影检查,也可以通过超声、CT、MRA等检查进行初步筛查。
治疗选择:
药物治疗、腹腔镜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而其中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以其微创、并发症少、见效快等优点逐渐成为PCS治疗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