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从海南省贸促会获悉,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300多家贸促机构、商协会和企业报名参加于4月27日至30日在海南海口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一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九届投资研讨会。
作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本届论坛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协同发展,展现了双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新亮点,为未来合作注入动力。
海南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往来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便有起于广州经海南岛东北方向连通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海上贸易通道。海南是重要中转站,阿拉伯商人频繁往来,海南沉香等土特产因质量优良,深受阿拉伯人喜爱,成为重要货物。
货物贸易:增长迅猛,潜力巨大
海南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提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据悉,2024年海南与阿拉伯联盟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约2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0%,主要进出口集中在能源、基本有机化学物、机电和热带特色农产品,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贸易格局。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为双方贸易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零关税、低税率、简化的通关流程等政策吸引了众多阿拉伯企业将海南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此外,阿拉伯国家对通信服务、卫生遥感数据利用等需求不断增长的实际,利用年产1000颗卫星的海南卫星超级工厂即将建成的契机,可以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在商业卫星研发、生产、发射等方面深度合作,也有望进一步拓宽双方在高科技贸易领域的合作空间。
服务贸易:文旅与金融合作亮点纷呈
海南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免税购物政策,吸引了很多阿拉伯游客。2024年以来,我省密集开展针对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旅游推介活动,如“三亚·迪拜双城食记”美食活动,开通“海口-阿布扎比”“海口-迪拜”国际航线,预计随着持续宣传推广和航线加密,双方旅游合作潜能将进一步释放。
未来展望:深化合作,共创共赢
本届中阿企业家大会为中国特别是海南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经贸合作搭建了高效对接渠道。论坛期间,双方贸促机构、商协会和企业将在能源、农业、旅游、金融等多个领域开展对接交流。相信,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与阿拉伯国家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必将为今后的经贸合作开辟更广阔前景。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