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肺部肿瘤内镜诊疗科专家,为一位晚期食管癌患者,成功植入新型的Y型硅酮气管支架,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赢得治疗时间。
今年45岁的吕先生,不久前确诊食管恶性肿瘤,病情快速恶化,肿瘤堵塞气道,导致气管狭窄,发生急性呼吸衰竭。
吕先生被紧急转入海南省肿瘤医院ICU救治。该院副院长、呼吸内科/肺部肿瘤内镜诊疗科主任董文博士和团队,快速为患者查明病情后,制定了周密的救治方案。
患者气道堵塞部位恰巧位于气管隆突、即气管连接双肺叶的“分叉”处,形成一个“Y”字型结构。
患者病情复杂,气道严重堵塞,加上“Y”字型支架结构复杂,支架植入的难度、风险也更高。
患者生命至上。董文博士和团队迎难而上,决定为患者植入新型的Y型硅酮气管支架,打开生命通道。
呼吸内科/肺部肿瘤内镜诊疗科副主任杨明星介绍,硅酮是一种新型材料,可长期留置(通常1-2年),也可根据病情调整或取出,避免金属支架的不可逆性;相比金属支架,硅酮材质生物相容性高,更少刺激气道黏膜,降低肉芽组织过度生长的风险,长期植入不易引发过敏、炎症、息肉生长等并发症;由于材质表面光滑,减少痰液黏附,便于患者自主咳痰,降低肺部感染风险;硅酮材质可现场裁剪,不需量身订制,对急需治疗的患者极为便利。
采用“Y”字型分叉设计,能够精准匹配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既能准确支撑主气管及双侧主支气管的通气功能,又能使支架更加稳定,为患者后续抗肿瘤治疗提供良好的安全保护。
常规情况下,一般使用气管软镜放置气管支架,操作简便。但吕先生的气管因肿瘤侵占,几乎没有缝隙,加上放置Y型支架的操作难度非常高,操作稍有不慎,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董文博士和团队经再次评估后,决定采用先进的硬质气管镜来放置Y型支架。硬质气管镜与呼吸机相连,操作时可以给患者提供正常呼吸的生命支持,安全性更高,放置复杂支架时,操作更加精准。
但是,由于硬质气管镜不能弯曲,操作难度非常大,要求治疗专家有丰富的气管镜操作经验,并且对麻醉师也是一种考验,必须掌握好麻醉分寸,让患者的肌肉处于极度松驰状态。
董文博士凭借其丰富的硬质气管镜和近千例气管支架植入的操作经验,仅用约1分钟时间,一次性成功将Y型硅酮气管支架植入到位。
术后,患者即刻恢复自主呼吸,并从ICU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抗肿瘤治疗。
专家介绍,硅酮气管支架可用于恶性肿瘤压迫、结核后瘢痕狭窄、复发性多软骨炎等良性和恶性病变导致的中央气道狭窄;气管、食管瘘,支气管胸膜瘘的瘘口封堵;气管软化症的塌陷支撑,改善呼吸困难,以及其它复杂气道重建术后的临时支撑等,用途极其广泛,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