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海空卫士”王伟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家书里的“海空卫士”王伟

南海网记者 路静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

这是2001年4月1日,王伟在跳伞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当日,年仅33岁的海军飞行员王伟在执行对美国军用侦察机跟踪监视飞行任务时壮烈牺牲,用生命捍卫了祖国海空安全。

《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封面。记者 路静 摄

《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封面。记者 路静 摄

时隔24年,海军上校、“海空卫士”王伟妻子阮国琴创作的《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以下简称《呼叫81192》)于今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首次公开了王伟夫妇的50封家书,若干珍贵照片,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彰显王伟烈士的家国情怀。

王伟如何从普通少年成长为海空卫士?他的英雄壮举是怎样炼成的?王伟平日里最爱干什么?在一封封饱蘸浓情的家书中,让我们一起了解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

海军上校、“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妻子、《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作者 阮国琴 记者 黄东光 摄

海军上校、“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妻子、《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作者 阮国琴 记者 黄东光 摄

他把飞机比作“银色的鸟”

“在我小的时候,每每看到天空飞来的银色‘大鸟’,总会抬头仰望许久,直到它们渐渐远去,只留下一声声回荡在我童年梦中的呼啸声、霹雳声。”(王伟写于1990年1月16日家书片段。)

“那银色的鸟,是我的第二爱人。我爱她,朝霞与她一同出航;我爱她,日落与他携手而归。梦里,常常出现的,是她和你。我不能,不能离开她,就像永远不能离开你……”(王伟写于1991年11月2日家书片段)

“这世界上,还能有谁在我心目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如果有,那也只能是我的飞机,我的航空舰。我爱你们,琴琴和飞机,你们是我生命的全部。”(王伟写于1991年9月28日家书片段)

在一封封家书中,王伟把飞机比作“银色的鸟”,把飞机视作和爱人、生命同等重要。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据《呼叫81192》一书介绍,王伟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王伟的大姨和大姨父是参加过长征和抗日战争的老战士,14个堂表兄妹中有9个当过解放军。其中,青岛的大表哥何家龙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飞行员。家人们的军旅生涯在王伟心中种下了“长大以后要当兵”的种子。从小学一年级起,每逢春节,王伟要的新衣服就是一套绿“军装”。

1986年,空军在湖州地区招收飞行员,王伟瞒着父母报了名。在招飞复检需要父母签字时,王伟才不得已向家人道出了实情。最终,王伟以优异的文化成绩和强健的身体素质通过了考核,被空军飞行学院录取。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5年磨一剑 飞行员这样炼成

“当星星还挂在天边的时候,出操号就吹响了。……虽然满头大汗,虽然我已精疲力尽,但梦中的飞行却让我情不自禁地走上这通往蓝天的旋梯。……是天转?地转?还是我转?直到天翻地覆,直到眼前满是‘萤火虫’,我才带着飞旋的快感,摇晃着走下来。”(王伟写于1988年4月30日家书片段)

“我发誓,不穿着飞行服决不来见你,不拿着军学士的学位决不见你!……我的飞行梦!”(王伟写于1989年5月5日家书片段)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我是第一批,也是本中队第一个单独飞上蓝天,然后安全着陆的。……原来,我是很有前途的飞行人才了!自豪之后,我告诫自己,不能骄傲。”(王伟写于1989年10月3日家书片段)

“特技单飞是最刺激的,我一进空域就干了18个横滚。当时塔台的望远镜对着我,教员们都有些惊讶。所以,我身体好也就出了名。”(王伟写于1989年10月28日家书片段)

“你可曾想到过,这个王伟在5年以后竟然会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名翱翔在东北上空,鸟瞰大小兴安岭、鸟瞰长白山、鸟瞰松花江、眺望渤海湾的飞行员。”(王伟写于1990年1月16日家书片段)

“自己走到人生价值的磅秤上称一称,感觉自己太轻太轻。现在除了会飞5种飞机,其余一无所有。因此,我有太多的紧迫感。琴琴,我要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王伟写于1991年9月28日家书片段)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我要走,继续走。……走了5年多了,虽然许多坎坷,但我毕竟走过来了。这些,更增强了我的信心,更让我这份执着变得坚定。”(王伟写于1991年11月2日家书片段)

从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5年的军校锻造,王伟苦练精飞,勇于争先,练就了一对坚硬的翅膀,他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飞向蓝天的“通行证”。

弹吉他、爱画画、会跳舞 王伟是个文艺青年

驾驶战鹰叱咤海天的英雄王伟,平日里最爱做什么?家书里那些记录生活趣味的字句,那些训练场外的生动片段,还原出王伟有血有肉的完整人生图景,一个弹吉他、爱画画、会跳舞、能写诗谱曲的文艺青年形象跃然纸上。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这一年,是快速成长的一年。教导员发现了我的演讲才能以及交际能力,让我当了团支部书记……”(王伟写于1989年3月26日家书片段)

“‘五四’的时候,我参加了学院直属队举行的文艺会演。开场的百人大合唱是我指挥的……压轴的现代舞也是我的节目。……这么一来,我也就在飞院出了名,许多战士要我来教跳舞。”(王伟写于1989年6月家书片段)

“今天是星期天,我还是遵照以前的‘公式’:洗衣服、踢球、冷水浴,睡觉。”(王伟写于1989年7月3日家书片段)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想,要为你写一首歌。昨天,在我走下飞机的瞬间,忽然闪现出几句发自内心的歌词。我回到营房,赶紧拿笔记下歌词,并且在吉他的帮助下大致记下了主旋律。”(王伟写于1991年3月22日家书片段)

《呼叫81192》一书还写道,王伟是团里最早购买电脑的飞行员之一。他自学三维动画,在电脑上做得最多的是模拟空战;他喜欢画画,画得最多的是飞行场景,他未完成的最后一幅画,就是手拿飞行模型训练的情形。他已经把飞行事业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图片源自《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一书。

“王伟非常爱喝海南的椰子水,椰子肉我们也很喜欢吃。”阮国琴3月26日接受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

王伟的81192无法返航 阮国琴继续前行

王伟为国家牺牲,阮国琴作为他的妻子,多年来一直踏着王伟爱国的足迹,去各地宣讲,不仅宣讲王伟的英雄精神,更主要的是传递信仰的力量。

近年来,阮国琴除本职工作外,还担任了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薪火”红色宣讲团导师,奔赴各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工作。

2006年6月,阮国琴捐资10万元给海南省青少年基金会,专款专用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海空卫士王伟希望小学设立“海空卫士”王伟奖学金。每年的4月1日,学校在庄严的英烈缅怀仪式后,会为品学兼优的学子颁发王伟奖学金,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王伟的归途就是我爱的征程,我踏着王伟报国爱国的脚步,力争成为宣传英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名践行者,悼念英雄,传承好英雄精神。”阮国琴说。

距离王伟离开我们已经过去24年了,阮国琴想对王伟说3件事:“第一件事,孩子长大了。王伟牺牲的时候,孩子还不到6岁,现在孩子也成了一名海军军官。第二件事,我退休了,我把自己照顾得挺好的,请他放心。第三件事,我想跟王伟说,我为你出了一本书,这是我对他全部的爱。谨以此书献给海南人民和所有铭记英雄的同胞。”

家书里的“海空卫士”王伟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