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央视春晚《秧BOT》节目中,宇树科技16台H1人形机器人以0.5秒超精度同步误差完成高难度队形变换,其技术突破引发全网热议。据新华社报道,从实验室精密控制到复杂环境自主决策,从单一功能到多场景应用落地,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实现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这背后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柔性电路板(FPC)作为"机器神经网络",发挥着关键作用。行业数据显示,柔性电路板因轻薄、可弯曲的特性,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关节与运动模块的刚需。
以宇树H1机器人为例,其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技术、多智能体协同规划、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高能量密度关节电机和减速器、整机骨架设计、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功能,均依赖于高密度集成的柔性电路板,连接传感器、电机和处理器,确保信号高速传输与极端弯折下的可靠性。
基于行业权威报告和技术分析估算,H1机器人关节驱动预计需超过50片FPC,用于12个自由度的电机控制与信号反馈,以支持灵活运动和姿态调整。H1机器人通过视觉、触觉、声音等传感器感知环境,而FPC能够高效连接各类传感器,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FPC还能用于连接伺服电机、驱动器等执行器,实现对机械部件的精确控制。主躯干部分的大面积FPC还可能承担高功率信号传输任务。FPC在电源模块中负责稳定电能传输,同时连接显示屏、摄像头等外部设备,支持信息交互功能。
嘉立创FPC作为行业领先者,致力于技术革新以推动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薄化与高性能化发展。其核心优势体现在采用聚酰亚胺薄膜等高性能无胶基材确保材料可靠性;依托自研CAM软件与高精密线路板级光刻机技术,实现0.05mm超窄线路的精准制造;运用10.8um先进光刻工艺提升线路过载能力并杜绝偏孔问题;特殊材料配方赋予产品280℃的耐高温性能;通过自研MES/CAM系统构建智能生产体系,实现24小时极速交付;同时提供柔性制造方案,支持1款起订并每月赠送免费打样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嘉立创FPC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应用广泛,以机器人为例,其为众多国内机器人知名企业供应了传感器,BMS排线,关节驱动等FPC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份名为《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的报告,预测该赛道的潜在市场总规模可达60万亿美元。在这份报告中,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中占据63%的份额;据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达到5900万台。不久前,《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中也提到,2025年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
而柔性电路板作为“隐形赛道”,也必然会从手机、穿戴设备的“配角”,跃升为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的“核心推手”,或将迎来强势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