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中心医院开展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术 让肠套叠患儿快速“解套”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三亚中心医院开展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术 让肠套叠患儿快速“解套”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

叠叠乐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游戏

但是,当肠道开始玩起“叠叠乐”时

那就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了

那么出现肠套叠又该怎么进行诊治呢?

1月29日,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二区开展一例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术,巧妙运用水压灌肠技术及时救治了一名小儿肠套叠患者,帮助患儿肠道复位。

4岁的小徐(化名)因突发腹痛、呕吐被紧急送往三亚中心医院儿科急诊。据患者家属徐先生回忆,孩子3天前总是一阵一阵的哭闹,出现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以右侧为甚,夜间发作次数较白天增多,伴有呕吐、血便症状。徐先生立即将孩子送往了当地卫生院进行治疗,当地卫生院予以“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并未出现明显缓解。徐先生很是着急,当即送到了我院儿科门诊。接诊医生迅速为患儿进行了全面检查,结合彩超检查发现右中腹混合性包块,考虑肠套叠可能,随即将小徐被送转至普外科二区接受下一步治疗。

考虑到患儿年幼以及相关病发症状,普外二区候本新主任决定采取水压灌肠复位术为患儿治疗。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复查腹部彩超显示,上中下腹部肠管未见明显扩张,患儿的腹痛、呕吐症状也迅速缓解。术后第二天,患儿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该技术在超声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特定的水灌肠方法,对肠道进行复位,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等优点。

据了解,为了顺利开展此项技术,普外二区医护人员多次外出进修,并在科内组织培训。目前,三亚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二区已成功开展多例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术,效果显著。

三亚中心医院普外二区咨询电话:0898-38225820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

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

患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肠套叠:

(1)突然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表现,然后有5~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如此反复发作。

(2)呕吐奶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

(3)腹部包块。

(4)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者在发病后3~4小时即可出现,为稀薄黏液或胶冻样果酱色血便,数小时后可重复排出。

目前国内关于肠套叠几种主流治疗方法:

1. 非手术疗法:传统的为空气灌肠复位,水压灌肠为目前最新技术。

2. 手术疗法,包括微创手术和小切口手术。

手术治疗的指征为:

(1)肠套叠经空气加压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未成功者。

(2)发病超过48小时,临床疑有肠坏死者。

(3)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于儿童者。

其中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肠套叠复位,采用主动水压灌肠,根据不同患儿的年龄、体质设定灌肠压力值,灌肠时实时监测肠管内部压力值,可以快速排泄,以确保患儿安全。

与传统方法相比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

B超下低压水压灌肠,患儿避免暴露于X光下,自动泄压,避免或减低肠管破损概率和风险,杜绝交叉感染,可实时监测肠管内部压力值。

2、便捷

灌肠压力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参数化控制;主动加压灌肠,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儿痛苦。

3、温度适宜的无菌生理盐水在患儿肠道内不会引起患儿不适或对患儿造成伤害。

4、整复全过程患儿舒适、安全而且复位成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