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2月21日消息(记者 谭琦 通讯员 尹建军 胡雁娟)日前,海南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健全补偿激励机制,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确保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21.7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8万亩。
《意见》提出,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到地块并上图入库,探索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从严管控各类占用耕地行为,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日常监督;构建以优质耕地为主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格局,合理调整置换不稳定耕地,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措施,逐步推动良田集中连片;强化南繁用地保障,优先保障26.8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用地,确保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范围长期稳定。
《意见》从六个方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制度,将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对各类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实行年度“算大账”;分类明确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落实责任;明确补充耕地来源、实施主体,分区位、分类型、分质量等级制定耕地开垦费标准并及时调整;规范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修订补充耕地认定技术规范,建立耕地质量等级数据库,出台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加强对补充耕地主体补偿激励。
此外,《意见》提出提高种粮农民收益,健全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加强撂荒地治理利用,建立健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分类有序做好耕地“非粮化”整改,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作物生长周期等设置必要的过渡期。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