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区:厚植党建根系 赋能基层治理
海南
海南 > 三亚 > 正文

吉阳区:厚植党建根系 赋能基层治理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治理强。去年以来,吉阳区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通过资源整合、多元共治等方式,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大力实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根系工程”,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图片

把牢党建引领这个根本

在优化治理结构、夯实治理根基上下功夫

坚持区委统揽全局,各级分工落实,盯住基层治理难题精准发力。一是顶层筹划建机制。着眼落实市委“党建十大工程”,构建吉阳“一体两翼 四轮驱动”大党建体系,出台“1+2+4”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机制工作规则等,定期召开基层治理推进会,盘点问题、研析对策、挂图作战,网格治理等七个专项工作取得实效,推动全区上下三级联动、同频共振。二是着眼大局优治理。坚持全区治理一盘棋,根据实际治理需求,率先在全市优化调整村居规模,先后完成东岸“村改社区”、南新居和港门村社区拆分,成立新港、迎新2个新社区;将南新居在天涯区范围6个居民小组的社会管理职能划转,解决南新居跨区“插花地”问题;完成全市第一个“居改社区”南新试点社区,实现农场居到社区垦地融合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新路径。三是紧盯细微提效能。加强基层治理资源统筹力度,率先在全市推进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探索建设“智联、智防、智捷、智效”的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预警分析,不断赋能全区城市运行及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将全区原有293个网格科学调整为519个,依托网格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党组织体系,打造党小组在网格中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服务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社会治理更加精细有效。

图片

用好协同联动这个法宝

在凝聚各方资源、形成共治合力上下功夫

深入挖掘社会各行各业资源禀赋,协同抓党建、促治理。一是在创新党建模式上发力。推行“1+7+N”党建模式,成立临春、海罗城市更新临时党支部,加速推进海罗安置区一期和临春起步区土地征拆,如期实现土地挂牌出让。积极打造月川社区成为首批三亚党建引领社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引导51家诚信星级商户和2000多户楼栋居民主动参与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契约化+信用”建设入选市第一批营商环境领域标志性成果。二是在深化党建联盟上发力。精心搭建“党建联盟”载体,构建“1+2+N”三亚中央商务区暨吉阳区辖区城市党建联盟,整合园区资源,为企业与企业、与各职能部门架起沟通交流桥梁,5个大社区整合59家单位1855名党员力量,开展技能培训等公益活动近1000次。深化“双报到”机制,近7000名党员主动到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普法宣传、破解难题等共商共治活动,完成“微心愿”2251条,持续激发共建共治新活力。三是在盘活多方资源上发力。深入推进“候鸟恋红巢”工程,组建4支“候鸟”宣讲队和志愿服务队,引导广大“候鸟”党员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争先锋、做表率。依托现有党群服务中心等共享阵地,打造鹿城暖“新”驿站45家,设立卓达大社区“‘新新’积分管理平台”兑换点,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全区现有91个志愿团队,全年志愿服务时长超9万小时,持续打造形态丰富、形式活跃的基层治理格局。

图片

践行为民服务这个宗旨

在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急难愁盼上下功夫

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第一标准”,积极推动民生事项办好办实。一是让友邻议事更暖心。创建“乐·吉阳”商圈党建品牌,面向商圈企业及周边群众提供充电蓄能、业务咨询等一站式暖心服务,发挥“友邻”党建品牌作用设立57个“友邻议事厅”,成立吉阳区物业管理行业委员会,全覆盖成立5家区域物业联合党支部,协调解决物业管理问题5100余个,不断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课题研究《发挥“候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破解小区物业治理难题》获评“全国社区党建创新案例”入围案例。二是让纠纷化解更顺心。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创新建立区级多元化解纠纷中心,全年开展法律援助1366件,挽回经济损失3141万元,着力打造“曹操调解工作室”等5个品牌,协助群众化解家庭婚姻、房屋宅基地等一般性纠纷矛盾,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小事”,探索总结的“定分止争工作法”被评为海南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报道《吉阳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善治谱新章》。三是让解决问题更安心。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集中攻坚,妥善解决多个历史遗留问题,近200户东岸社区无房户户口落户难等一批大事难事棘手事,切实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推动“大变化”。紧盯乡村振兴薄弱点持续用力,选派8个“专家人才服务团”定向服务博后等8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草蓬经验”在全区推广实施,我区博后、大茅村入选“全国村典型案例”,大茅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荣获“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队先进集体”,大茅水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被纳入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下一步,吉阳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共建共治、服务为民的原则,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规范城市运行及网格化管理,推动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取得新成绩,努力打造三亚基层治理管理的“吉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