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怎么填?这场公益讲座助海南高考生科学填报志愿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高考志愿怎么填?这场公益讲座助海南高考生科学填报志愿

海南2024年高考已结束,6月27日起,考生将进入填报志愿阶段。面对众多院校和专业,考生该如何选择?报考中有哪些注意事项?6月14日上午,由共青团海南省委指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主办,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中国移动动感地带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在海南日报社举行。心理正高级教师、海南中学生涯规划导师陈玲围绕生涯规划、招生政策、志愿填报的流程和方法等方面为考生和家长指点高考填报志愿迷津。

6月14日上午,2024年中国移动动感地带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在海南日报社举行。记者 曹志 摄

关键词:生涯规划

考生应结合生涯规划选择院校和专业

“高考要想获得成功,是一个人努力加选择的结果,而填报志愿的实质是做选择。”陈玲建议,填报志愿前,考生要先问问自己,未来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职业能达成这样的生活?然后根据职业选择院校、专业,进而填报志愿。

6月14日上午,2024年中国移动动感地带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在海南日报社举行。记者 曹志 摄

“新高考后更加关注生涯规划,比分数匹配更重要的是生涯匹配。”她强调,考生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如何,这些事关生涯规划,也是考生选择专业和院校时的重点参考因素。

她举例说,有的考生喜欢社交,性格外向,可以考虑选择侧重于与人打交道的相关专业;有的考生擅长处理事务性的工作,可以考虑与财税、文秘、数据处理等相关的专业。

有的考生认为自己喜欢当医生,在报考时,应该综合考量自己是否真正喜欢、了解这个行业,以及自己是否能够适应这个职业的要求,再进行报考。

还有的考生规划将来要在大学所在的城市或区域进行实习和就业,则可以考虑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大城市的院校和专业。

总而言之,志愿填报既要“知己”(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特质),又要“知彼”(专业、职业、行业、院校、城市、未来发展)。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特质,加上对职业的向往、对城市的选择和对未来发展的方向综合考量,在自己分数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自己预期的院校和专业,进行排序,做出抉择,再进行填报志愿。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经验放在“00后”孩子身上,而要先了解孩子未来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她说,当然,家长的经验可作为参考。

关键词:专业、高校、地域

了解专业内涵,注意避免几个“坑”

陈玲表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走科学六步法:第一步要做好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第二步要做好院校选择(圈定院校范围),第三步要模拟填报(初选院校专业组),第四步要估分填报(确定意向学校、专业、地域),第五步要知分填报(做好冲稳保排序),第六步要跟踪录取情况。

6月14日上午,2024年中国移动动感地带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在海南日报社举行。记者 曹志 摄

“考生要主动了解和掌握填报志愿的规则、政策,了解相关高校的招生计划、报考条件等信息。”陈玲建议考生、家长们关注海南省考试局官方网站和公众号,及时了解今年的高招政策和信息。

“新高考不分文理科,但很多高校的专业在选科上有要求,考生填报时要注意看清楚。”陈玲介绍,填报志愿涉及14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大类700多个专业,除了了解基本规则,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注意几个“坑”:

一是要注意不同高校设置同一专业的差异。比如,能源动力与工程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的该专业偏向锅炉、汽轮机方向;湖南大学、燕山大学的同名专业则是指内燃机方向;甚至有些考生以为能源动力类专业将来就可以从事当下热门电动汽车的动力研发,这是误区。因此考生要仔细查看相关专业后面括号的标注,对照填报指南和招生简章了解相关专业的方向。

二是名字相似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名称相似,但前者主要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包含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硬件的组装等;后者则主要研究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科技开发等。再如,园林、风景园林、园艺专业名称相似,但是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有较大差别。

三是小心专业改名和“时髦名字”的干扰。陈玲举例道,有的专业“信息资源管理”原名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其实际对口的工作却是图书管理员;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数学科学,是将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与计算机“八竿子打不着”。

四是有些大学将冷热专业打包进入院校专业组招生,以期提高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考生在报考时要仔细分析查看,若该专业组有某一专业自己完全接受不了,最好避开。

陈玲建议考生及家长,深入了解专业内涵,要从其开设时间、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课程设置、专业地位、就业方向与前景、保研率和考研率、国际交流合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解和分析。考生要多看、多听,可通过上网查询、咨询专家或学长等多种途径,深入了解专业内涵。

如何选择大学?她建议对应成绩、办学水平、强势专业、是否有专升本、是否有保研点、学习氛围、生活条件等多维度去了解高校并做出选择。陈玲建议考生通过阳光高考网了解各校具体信息,如,可通过该网站查找各校招生章程,进而了解专业录取规则。

陈玲表示,在填报志愿时,也需要考虑城市的要素,城市发展趋势影响着大学发展趋势,比如大城市聚集了更多人才、先进技术及更多的资源,经济发达地区会聚集大量企业,就业机会也会更多。不过,也要综合家庭条件考虑城市的气候、物价、地理和交通等因素是否与自己契合。

关键词:院校专业组

30个志愿拉开梯度,遵循“冲、稳、保、垫”原则

陈玲表示,今年是海南实施新高考的第五年。考生要了解新高考招录政策,与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以下主要变化:一是,不再分文理科,30个院校专业组自选;二是,本科A、B批合并;三是,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批次投档比例调整为1:1;四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招生。

6月14日上午,2024年中国移动动感地带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在海南日报社举行。记者 曹志 摄

海南高招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投档。本科普通批设30个平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30个院校专业组,如何排序?陈玲表示,遵循“冲、稳、保、垫”的报考原则。

她介绍,“冲”是指要根据自己成绩的全省位次,选择历史录取位次在此位次之上的院校专业,在30个志愿选择中,可以安排多个梯度的选项;

“稳”是指根据自己成绩在全省的位次,选择历史录取位次在此位次左右的院校专业;

“保”是指根据自己成绩在全省的位次,选择历史录取位次在此位次之下的院校专业,在30个志愿选择中,建议安排多个梯度的选项;

“垫”是指要有底线思维,选择比“保”位次更低的大学专业,确保不掉档。

陈玲在讲座中还向考生和家长们分析了“被退档”的四个常见原因,包括:低分、额满,即所有报考的学校录取分数线都高了,导致考生滑档;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受限(即,不注意看院校招生章程,不看自己的体检结果是否满足要求);科目成绩偏低(即学校特别要求的学科成绩,如数学、英语等一些科目分数达不到要求等)。

市县讲座报名渠道已开启,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