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海南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使命。2015年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同意海南省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2016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充分肯定我省“多规合一”改革工作,指出海南在推动形成全省统一空间规划体系上迈出了步子、探索了经验。根据省委工作部署,海南组织主题为“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绩系列新闻发布会,集中宣传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展望“十四五”发展蓝图,以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效,讲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为今年省“两会”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丁式江厅长(右3),省委政法委一级巡视员、省社管平台办公室马进主任(右2),省发展改革委吴明月副主任(左3),省政务服务中心马万荣副主任(右1),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业侨总经理(左2),介绍重点领域改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1年1月12日上午10时,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在省新闻发布厅召开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之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海南重点改革迈出新步伐”。邀请了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丁式江厅长,省委政法委一级巡视员、省社管平台办公室马进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吴明月副主任,省政务服务中心马万荣副主任,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业侨总经理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领域改革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发布会从1月11日开始将连续召开12场,今天是第二场。
新闻发布会上,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丁式江厅长,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业侨总经理,省政务服务中心马万荣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吴明月副主任,省委政法委一级巡视员、省社管平台办公室马进主任先后发言介绍了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农垦体制改革情况,极简审批、优化营商环境以及社会管理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情况。
一、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成效显著
经过5年来的改革,完成了省和市县总体规划、自由贸易港重点产业园区详细规划以及环岛旅游公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专项规划编制,形成了全省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同时,建立了“多规合一”配套法规体系。
在全国率先推进国土空间用途“多审合一”,创新实施“只转不征、只征不转、不转不征”等土地利用制度;
依托“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先后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区专项督察、“两违”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规划督察,维护了规划严肃性。
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获得第一届“海南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一等奖,并在全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进行通报,被选入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同时,“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于2018年获得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年度最佳实践奖。
二、农垦体制改革多项创新位居全国前列
海南农垦全面完成中央“两个3年”和12项改革专项试点任务;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三次量化考核中,海南农垦均名列第一。
取消原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实体机构,成立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完成农垦41家农场(所)转企改制,并相继成立二级产业集团,彻底结束了海南农垦政企合一的历史。
在全国首创设“居”模式,以委托授权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了农场移交的22大类106小项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全面完成垦区土地权籍调查,土地调查率为100%;土地发证面积为1034.87万亩,土地发证率99.3%。
强力推进农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土地租金年收入较改革前增长超2倍。
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以国有土地承包金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募集资金5.5亿元。
改革后经营效益显著提升。2015年农垦整体亏损12.5亿元。2020年实现汇总营业收入248.6亿元、利润总额6.84亿元。
集团资产总额从2015年的约219亿元增长到目前的712亿元,增长225%。累计缴纳利税45.93亿元,集团主体信用达到AAA最高评级;集团职工年人均工资由2016年的2.42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4.19万元,增长73%。五年来建设21423套保障性住房,实施垦区1860户归难侨危房改造,完成民生项目投资1.25亿元。
三、我省推行审批极简审批制度在全国推广
极简审批改革就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基础上,通过特区立法,对相关审批事项进行取消、精简、优化和联合验收等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快速落地。目前,全省已有11个园区推行特别极简审批制度。大幅度提升行政审批效率,重点园区项目审批总体提速70%以上;
极简审批主要做法有“规划代立项”;区域评估评审代替单个项目评估评审;“准入清单”和“项目技术评估”制度;告知承诺制,当场发证;切实节省了企业资金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2020年海口江东新区新增注册企业4715个,海南生态软件园新增2227个,洋浦开发区新增1528个,同比增长翻一番。
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压茬推进 全方位发力
十三五以来,我省围绕制度创新,坚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原则,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改革举措压茬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三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共推出100条改革举措,形成了7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
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等五个方面制度创新。
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不动产统一登记办事指南,所有登记事项去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兜底条款。实现电子税务局税费一体化申报便利服务。
“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实现企业设立、公积、社会保险、刻章、税务等环节集成化办理。
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项目建设、银行预约开户、外汇登记、签证办理等234项延伸服务。
据行业部门初步统计,通过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压茬推进,全方位发力,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119万户,其中,企业44.24万户、个体户74.93万户;外商投资企业增长迅速,2020年全省新增外资企业1075户,尤其是2020年6月1日《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以来,外资企业增长量是6月前的近9倍。
五、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形成全链条综合防控体系
在近海防控圈,对内清除监管盲点;对外对过往船只等海上目标进行跟踪监管。同时提供海域态势感知、海洋环境观测、海上综合通信及海域信息等方面服务。
在岸线防控圈,基本实现岸线可视化监管全覆盖。对全省“三无”船舶进行严格管控,防范走私、偷渡风险。
在岛内防控圈,对岛内车辆、货物、人员、飞行器等情况进行监控,为打击违法犯罪、应急救援、重大活动安保等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监管。识别、掌控进出岛人员基本情况。建立货物、承运人、货主、车主等方面的信息关联,对货物进行全维度监管。实现对进出岛“每一笔资金”全天候、实时性、交易级地精准监测;
为政府相关部门在综治、边海防、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社会治安、交通运输、应急救援、海关监管、出入境、信息安全监管等领域履行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依托社管平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对重点目标的实时监管,实现对各类矛盾风险的精确预测、精细预警、精准预防。
此外,答记者问环节,出席发布会的领导分别就记者重点提出的“多规合一”改革在提升全省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方面的效果;改革试点对全国起到的作用;社管平台建设在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的创新点;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的努力点;海南农垦过去五年改革带来的转变和海南农垦最值得在全国农垦范围内推广的“海南经验”这六个问题给予了回答。(秦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