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性祭神活动。而"上刀山下火海" 是海南"公期"活动中罕见的绝技,海南每逢节日或盛会就会看到村里表演这些节目。节日期间,村头村尾热闹非凡,沿路都是焚香祭祖的人们,一路走过能闻到泥土芳香中混杂着香灰的味道。
此番过节,村里除了各家各户子孙归来以外,还请来村里各路大神,用轿子抬着原在庙里歇息的众神明前来参加盛会。
村民们每户出几个壮丁,抬着轿子排着队按着级别顺序把神明一路抬到广场上,而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
领路的小车,拉着横幅插着小旗,神气的在队伍前方开路,用着大喇叭告诉全村神明驾到。
在嬉闹的广场上,人们在做着表演的准备工作。"上刀山"的场所选择在一块开阔的平地上,平地中间躺着四五丈高的竹梯,竹梯上横插这36把长马刀,刀刃向上,寒光闪闪。
在未正式"上刀山"之前,刀口由村里长老用黄符紧封,以表示神秘和庄严。
准备工作就绪,神明也都就位。一番敲锣打鼓后,表演即将开始。
广场聚集的村民自发围成一个圈,把刀梯直立竖起,利用周围的树枝将其固定好,等待勇者上梯。
表演开始,登梯者身穿一身"火红",表情庄严,赤脚上梯。
登梯者用赤脚踩着锋利的刀刃向上攀爬,每一节阶梯都用赤脚结结实实的踩上去,可他依然毫发无伤。
随着登梯者越攀越高,围观的人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而他依然淡定的继续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
待爬至梯顶时,他还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以显示高超的武功和过人的技巧。底下传来一片欢呼声。
"上刀山"结束后,开始祭拜仪式。舞狮队开始游行全村,孩子们兴高采烈的一路追着舞狮队走街串巷神气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热闹非凡的广场上自然少不了坐镇的大神。它们整齐的排列着,前来祭拜的人们无不恭恭敬敬。
夜幕降临,最激动人心、最霸气侧漏的"下火海"就要上演了,围观的村民早经迫不及待。
整个下火海分为七大程序:一是请神;二是点火;三是巡火;四是试火;五是叼犁头;第六是过火海;第七是取火。
过火海前,先把火场拢成尖堆状,由一人双手执一张全新草凉蓆,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在火堆上翻滚而过火场,接着由四名村民赤脚抬着真武大帝神像,跟随着快速踩过,村中数十个年青男子一个接一个,在火堆上来回奔跑三个单程,踢得火花四溅、满地硝烟。
最后是广大村民老小冲入火场,直至将火堆踩平、踩散。结束后,每户家长用草纸卷筒在火场取"火种",并将"火种"带回家中点灯。据说,这些炭灰可让五谷丰登、老小平安、富裕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