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保亭将重点打造民族传统文化三大节庆品牌


来源:凤凰海南

12月17日上午,在保亭县举行的“发现海南之美—凤凰全媒体海南行”走进保亭媒体见面会上,保亭县副县长刘纬华,保亭县文体局局长林孟地,保亭县旅游局局长高淑兰就现场媒体关注的保亭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等问

专题:“发现海南之美—凤凰全媒体海南行”

“发现海南之美—凤凰全媒体海南行”走进保亭媒体见面会现场。

12月17日上午,在保亭县举行的“发现海南之美—凤凰全媒体海南行”走进保亭媒体见面会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副县长刘纬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局局长林孟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旅游局局长高淑兰就现场媒体关注的保亭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凤凰网福建站副总编辑吴海虹: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唯一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有哪些创建规划,目前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进展情况如何?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局局长林孟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2013年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时间是2年。我县创建的研究课题是“国家贫团县公共文化跨越发展”。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规划主要有:一是按照示范区创建标准,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和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体系。二是建立总分馆服务体系。以县域为组织单元,以县图书为总馆,县文化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综合文化室为流动服务点,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和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在县域层面统筹资源,让资源和服务流动起来。三是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充分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四是充分发扬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资源,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结合,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传承发展。五是发展多元文化融合。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们为保亭带来各民族、地域的多元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候鸟文化,鼓励候鸟文化的发展,促进与本地民族文化的融合,推动保亭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保亭虽然是国家贫困县,但创建工作也面临着机遇。中央对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我县创建工作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文化需求,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空间。“文化强县”战略的实施和全县上下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也为示范区创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我县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乡“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基本服务日益优质化。文化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每年都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培训和指导,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体系。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每年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专场演出和送戏下乡100多场。电影下乡、进校园放映1200多场。民族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日益品牌化。重点打造“三月三”、“嬉水节”、“重阳七仙登山赛”三大节庆品牌。公共数字文化网络体系、总分馆服务体系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明年可全部组织实施。制度设计进入了论证和评审阶段。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对照创建示范区标准,找准问题和差距,全力推进创建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努力建成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典范。  

相关专题: 发现海南之美—凤凰全媒体海南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红亮]

标签:文化 保亭 民族

人参与 评论

商讯

凤凰海南官方微博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