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商把脉琼瓜菜销路 过海费高仍是瓶颈
2014年03月03日 07:49
来源:南海网
连日来,海南冬季瓜菜迎来全国重点经销商的检验与考察,他们为海南冬季瓜菜下一步经营把脉。
陵水基地的青瓜、辣椒、圣女果长势喜人。(南海网记者税博摄)
万宁一收购点,正在装箱的螺丝椒。(南海网记者税博摄)
万宁一收购点,正在装箱的螺丝椒品相不错。(南海网记者税博摄)
连日来,海南冬季瓜菜迎来全国重点经销商的检验与考察,他们为海南冬季瓜菜下一步经营把脉。1日,在东线紧张的考察行程中,客商们谈起了他们的看法。
本地收购商很重要但要讲诚信
“在重庆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本地收购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即便有经销商尝试直接从农户手里收菜这种模式,但要打破这种模式还是不太容易的。”来自重庆的经销商黄生国说,黄生国是海南收购商30多年的老客户,彼此很不愿意打破目前的格局的,因为“做顺手了”。
但黄生国觉得,海南收购商的诚信度还不够,他说多次遇到收购商以次充好的行为,“面儿上是好菜,中间夹了些次等菜。这是不讲诚信,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很难再建立合作关系。”
来自北京的市场经理楚渊也认为,就目前来说,本地收购商还是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因为海南的瓜菜不像东北那样成规模化生产,农户与基地还比较分散,因此需要收购商在分散农户与经销商之间搭建起桥梁。
武汉的市场经理邓垦此次来海南有一个明确目的,那就是与农户和基地直接建立联系,“绕过收购商这一环节,想办法把费用减到最低,让消费者吃到最好的菜。”他说,市场与海南东线产地合作大概有20多年,都是采用经销商-收购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价格居高不下,打开销路也困难。
邓垦说,海南需要完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应该多发展合作社,鼓励大批量生产的农户自己发货,自己在农产品交易链中吸取经营经验,学习掌握市场需求。提到农户的诚信度问题,他认为农户的心态都是一样的,谁价高卖给谁,而加入合作社就不一样了,合作社对产销两方进行担保,这是他们市场愿意采用的模式。
过海费用是海南菜扩大销路的瓶颈
再过一两个月,广东雷州半岛等地的冬季瓜菜陆续上市,这对海南冬季瓜菜有一定冲击,尤其是在今年海南菜上市期推迟了20多天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秘书长邵连生解释道,同样的品种,经销商会选择较近的产地,以节省费用。
“虽然海南一直强调产品品质好,而作为消费者是很难在不同产地的品种之间尝出巨大差距的,而不同品种之间的价格差异却是他们更关注的。”
而价格差异主要还是产生在物流环节,邵连生认为,海南物流最大的瓶颈在于过海费用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促成打通了‘绿色通道’,全国农产品成车拉走高速公路不要一分钱,唯独琼州海峡这一段没有打通。”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