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谣言重创海南香蕉 香蕉烂在地里无人问津
2014年04月17日 14:44
蒙绪儒说,当前流通、运输环节成本太高,应该取消的收费项目还未取消。对于海南来说,目前蔬菜瓜果出岛主要依靠货车运输,海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还不普及,高昂的过海费用大大增加了流通环节的成本,再加上国内不少地方公路收费名目多,也让运输方苦不堪言,一些收购商为获取利润,在各项流通环节费用固定的情况下,只能压低收购价。
2011年5月起,受“乙烯利催熟事件”的影响,海南各香蕉产地的收购价暴跌,每斤两三毛钱的香蕉都烂在地里无人问津。 进入6月后,海南香蕉收购价格快速下滑,从2月份地头最高价3.8元/斤跌至目前的0.2—0.3元/斤,远低于生产成本价。 海南省农业部门认为,当前香蕉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受气候影响,海南“春蕉”“冬蕉”叠加上市,市场压力明显增大;二是广东、广西及进口香蕉同期上市,加之内地各类水果大量上市,对香蕉销售带来冲击;三是受“乙烯利催熟事件”影响,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
那是什么原因让“蕉”价如此低迷还有其它原因
市场规律,供过于求
海南省农业厅南亚热作办主任蒙绪儒说,诱发香蕉价格“跳水”的主因是海南、广东等地春蕉和夏蕉叠加集中上市,造成香蕉市场饱和,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蒙绪儒说,海南香蕉在全国占有季节优势,作为我国春蕉和夏蕉的主产地,集中上市期一般在3月至6月,由于年初低温寡照天气影响,海南春蕉的采收时间推迟了20天至30天,原本应在4月上市的春蕉又和夏蕉上市时间“撞车”,这样就导致香蕉的上市量猛增。不仅如此,原本应8月至11月上市的广东、广西部分地区的香蕉提前上市,琼、粤、桂三地香蕉大量涌入市场,再加上菲律宾、老挝、越南等外国香蕉也进入中国,一时间香蕉市场“爆棚”,远远超出了需求量。
鲜果上市,消费者选择多样
据了解,香蕉滞销的另一个原因是此时正值北方鲜果上市期,群众可选择的水果品种增多,三亚崖城镇收购商萧起翠说,今年香蕉市场价格不稳定,风险很大,很难保证赚钱,而目前北方市场的桃子、杏子、西瓜等水果新鲜上市,又适合夏天解暑,所以多数收购商都不愿收购香蕉,而且水果铺、农贸市场、超市的“蕉”价也不并不便宜。
劳动力,运输成本不断升级
一位姓孙的河南籍收购商向记者表示,目前海南包装工、挑工等工人难找,导致香蕉采摘不及时和劳工费用高;同时海南的装货费用高于内地,收购商更愿意从内地拉货。
蒙绪儒说,当前流通、运输环节成本太高,应该取消的收费项目还未取消。对于海南来说,目前蔬菜瓜果出岛主要依靠货车运输,海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还不普及,高昂的过海费用大大增加了流通环节的成本,再加上国内不少地方公路收费名目多,也让运输方苦不堪言,一些收购商为获取利润,在各项流通环节费用固定的情况下,只能压低收购价。
2011年央视还原“香蕉有毒”真相
2011年5月份起,媒体关于乙烯利催熟香蕉有毒的报道,被认为引发海南香蕉价格大幅跳水。专家点评一次为检验催熟的香蕉是否安全的实验称,用400倍水稀释40%的乙烯利是常用的商业做法,绝对没有问题,即便比这高出很多也在安全范围内,用很高的浓度乙烯利既增加了处理成本,又使香蕉没有商品价值和很好的卖像,在商业上不可取,所以老百姓吃到的香蕉完全是安全的。2011年5月19日央视《真相调查》播出《催熟的香蕉安全吗?》,以下是节目实录:
【摘要】
眼下正是香蕉热销的季节,而海南蕉农却在这个季节里叫苦不迭,因为那里的香蕉收购价格,在不到两个月时间经历了过山车似的波动,跌幅一度超过70%。海南省香蕉协会认为,这种价格的异常波动,源于一条“乙烯利催熟香蕉有毒”的报道。事后,虽然专家和有关媒体多次澄清,但大家对香蕉的安全还是心存疑虑。这两天,海南香蕉价格再次走低,为此,中央电视台《真相调查》专栏,特地安排记者对“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否安全”的真相进行了调查。
【正文】
这两天,海南香蕉价格再次走低,从最高每斤1块8,跌到最低每斤不到5毛钱。像这样的价格波动,在今年四月份已经发生过一次。4月初海南香蕉刚上市时,收购价在每斤三块五左右,但是4月下旬,香蕉价格突然大幅跳水。
【同期】
罗盛波香蕉种植户和经销商:按正常来说,应该是10%浮动,涨10%跌10%是合理的,但是今年已近掉了40%到50%。
香蕉种植户:这个已经卖不出去了……没人要了。
香蕉种植户:价钱给低一点有人要吗,也不给钱,也不给价,价格都不给,不给价,他不问。
【正文】
据海南省香蕉协会统计,今年海南香蕉种植面积70万亩,预计产量120万吨。而到4月底,上市的香蕉还不到20%。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大量成熟的香蕉都会烂在地里,蕉农们面临不可避免的损失。
【同期】
罗建章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乐安村村干部:损失最起码有一两个亿,就是咱们这个村,嗯。
● 调查一:香蕉价格为何急跌?
【正文】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香蕉滞销,价格突然大幅下跌呢?采访中,当地蕉农和海南省香蕉协会将原因锁定在了4月19号,某媒体播出的一则报道。在这期名为《打药催熟香蕉卖水果也有潜规则》的报道中,栏目记者走访深圳市某香蕉批发市场,发现商贩正在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该报道记录了这个过程并称“误服乙烯利会出现呕吐、恶心及烧灼感,长期服用对人体有害而无利”,节目播出后,在众多媒体引发了相似的跟风报道,在网上更是炒的沸沸扬扬。
【同期】
汤正武香蕉种植户:播出记者暗访的那个东西出来以后,这个价格从4月19号开始一路跌下来,4月19号上午都有价,从下午开始一路跌到现在。
赵军海南省香蕉协会会长:香蕉越跌老板越不敢收,这种信息又传达到了产地,产地的蕉园也产生了恐慌,所以导致了这样一个恐慌性的,从正常的这样一个市场回调,变成一个恐慌性的急跌。
【正文】
那么,香蕉催熟到底有没有使用乙烯利,食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呢?《真相调查》专栏对此展开了调查。
● 调查二:催熟香蕉为何要用乙烯利?
【正文】
专家告诉记者,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国际通用的作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就是屡屡被提到的乙烯利,市面上一般是用这种40%的乙烯利溶液稀释400倍后,来催熟香蕉。
【同期】
罗云波: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乙烯利实际上它是一个能够产生乙烯的一个简单的化合物,很多的水果蔬菜,有一个后熟的过程,如果让它自身成熟永远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成熟的状态,那么就需要进行催熟,在果实当中有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叫做乙烯,它能够使水果蔬菜成熟,那么也正是利用这种原理生产出来的乙烯利,让乙烯利在使用的时候能够释放出乙烯,然后达到催熟的目的。
记者:以前没有乙烯利的话,我们怎么让香蕉成熟呢?
罗云波:没有乙烯利的时候用棒香,熏香的办法,用其他的,这种做法只是在规模比较小的一些生产种植者来进行做,如果大规模商业种植和大规模商业流通如果用这种方法就不可取了,一个是它的成熟度很难达到很均匀,另外一个它的时间也是很难掌握和控制的
【正文】
专家介绍,只要规范使用,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早在2005年,我国就出台了国家标准,对农作物表面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量做出了相关规定。
【同期】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