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陈起贤:一朵“校园里的白玉兰”

2013年10月24日 23:03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吴卓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新学期刚开始,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的陈起贤老人又一次捐款10万元助学。这位平时对自己苛刻小气,每月花费仅50元的老人,捐资助学却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加上这一次,他已累计捐款40万元。他的行为感动了世人,人们尊称他为“校园里的白玉兰”。

好一朵芳香皎洁的“白玉兰”!好一位可敬可佩的老人!阅读着这位老人的报道,我油然而生一股深深的敬意!

这是一位具有宽广胸怀、高尚品格的老人。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家乡的情怀,对学生的关爱,对自己的苛刻,对助学的慷慨,对别人的帮助,甚至对家乡校园近乎迷恋的热爱,都充分体现出他的胸怀,体现出他的品格!这是一个多么宽广的胸怀,才能装得下这么多真挚的感情;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格,才会引发这么多无私的行为!

更可贵的是,陈起贤老人做这些助人为乐、助学为乐的事情,完全是抱着一种理所应当、乐在其中的心态,不求名,不求誉,不求回报,只求自己心安、心足、心乐。这种精神,这样的境界,不正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应该提倡、应该追求的吗!

陈起贤老人对教育、对助学的执着,令人感动,也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让老人如此执着,终生奉献而不悔?我想,应该是对家乡热烈的爱,是想让家乡变得更美的强烈愿望。有了这样的强烈感情和愿望,才会有对教育事业的真切关心,才会有对家乡学子的真诚关爱,才会有对捐资助学的念念不忘。因为,只有教育质量提高了,培养的人才更多了,才能给家乡带来根本性的变化。陈起贤老人的精神,对所有热爱海南、想让海南变得更美的人来说,不正是值得学习的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到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教育家吴玉章的这首诗,是陈起贤最好的写照!(海南日报2010年5月报道)

 
[责任编辑:刘红亮] 标签:陈起贤 助学 海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海南

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拉开帷幕

乐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