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信社“一小通”小额信贷 助力海南惠普金融
2015年05月22日 16:27
来源:凤凰海南综合
用小金融来促大金融大发展,用大金融的大效益反哺支持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海南省农信社在农村金融改革上的探索,无疑为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海南农信的实践初见成效,源于其在探索普惠金融解决
用小金融来促大金融大发展,用大金融的大效益反哺支持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海南省农信社在农村金融改革上的探索,无疑为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海南农信的实践初见成效,源于其在探索普惠金融解决农民贷款难方面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海南农信“一小通”信贷支农模式。
海南农信“一小通”信贷支农模式的核心,在于创新出“九专”模式和“五交”机制。
最后一个改革的省级农信社:海南农信用数据赢得翻身仗
海南农信社是全国最后改革的一家省级农信社。短短7年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破产状态跻身于海南有实力的银行之列。
当初存款仅96亿元,贷款仅53亿元,实际不良贷款余额46.8亿元,不良率88.2%,净资产负51.61亿元,亏损挂账54.6亿元;如今存款998亿元,贷款662亿元,不良贷款余额32亿元,不良率4.92%,净资产83亿元,2014年净利润11.3亿元,税收由2007年的700万元到2014年的8.6亿元。
海南农信社从抓普惠金融入手,用小金融来促大金融大发展,同时用大金融的大效益反哺支持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了农信社超常规发展。其经历就是发展普惠金融实现多赢的真实事例。
打造海南版格莱珉“泥腿子”队伍探索小额信贷新模式
农民贷款难是世界性难题,海南农信社改革伊始,不但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把解决这个难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为此,专门聘请了穷人银行家尤努斯先生,与格莱珉银行合作。但没有照搬照抄,而是借鉴方法,摸索适合海南实际的模式。借鉴其“五人小组”、“网状覆盖分支管理”等方法,结合海南实际,经多年探索实践修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一小通信贷支农模式”。
海南农信社现拥有一支500多名刚毕业大学生的队伍。他们扎根农村,不怕苦、不嫌累,凭借着一股“泥腿子”实干精神常年走村串户专门为农民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服务。6年来,累计放贷183.4亿元,惠及67.65万农户,占全省农户的56.7%,其中,2014年发放农户小额贴息贷款28.23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累放农户小额贴息贷款46.24亿元的61.05%。
此外,海南农信还在每个行政村布放了移动EPOS机,让村民贷款不出镇,还款不出村,充分享受现代金融手段的便捷服务。在总结农村小额信贷成功的基础上,把“一小通”信贷支农模式进行改良,与德国IPC合作,在海口成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小额信贷队伍,并逐步推进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普惠金融服务。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