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下生香,非遗传承人黄黎祥的沉香雕刻传奇

刀下生香,非遗传承人黄黎祥的沉香雕刻传奇

在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澄迈香·香世界”国际沉香产业推介会的展演区,一块看似普通的沉香木在刻刀下渐渐显露出龙纹轮廓。执刀者正是海南省沉香雕刻非遗省级传承人黄黎祥,他拇指抵住刀柄,食指轻压刀背,每一次落刀都精准如钟表齿轮。“这刀要斜切 30 度,才能露出香脂的层次感。” 他头也不抬,专注的神情里藏着数十年练就的功夫。

刀下生香,非遗传承人黄黎祥的沉香雕刻传奇

刻刀下的 “活态遗产”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黄黎祥的刻刀下藏着沉香的千年密码。他的工作室里,陈列着各式刻刀:平刀、圆刀、三角刀共几十把,最短的仅几厘米,最长的达几十厘米。“沉香木质密度不高,但又有的硬中带韧性,得用特制的刀才趁手。” 他拿起一把用了二十多年的平刀,刀刃上的寒光映出细密的纹路。“沉香太珍贵,不宜大动干戈,得因材落刀,要巧雕,最大限度保留香材的完整性”。他动情地说。

从艺三十余年来,黄黎祥的作品屡获殊荣:《南海观音》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百福图》入驻海南博物馆,《沉香木镂空雕花鸟瓶》更是成为外交部海南推介活动的伴手礼。“最贵的不是料子,是刀工里的讲究。” 他指着一件《松鹤延年》摆件,花瓣纹路细如发丝,“这得屏住呼吸刻,一刀错了整料就废了。”

黄黎祥作品:中国(东莞)沉香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黎人采香图》

黄黎祥作品:中国(东莞)沉香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黎人采香图》

广东东莞建设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急需一件镇馆之宝。当地政府求助于沉香行业泰斗张晓武。收藏颇丰的张晓武欣然允诺,慨然拿出一块20余斤的天然野生海南沉香,遍访名师,最终因为惺惺相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黄黎祥。经过几十个日夜的努力,一件精美绝仑的《琼黎采香图》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万人瞻仰的宝物,轰动一时。

大会现场的 “沉浸式传承”

此次国际沉香大会上,黄黎祥特意准备了 “一刀一世界” 互动环节。他将在现场演示沉香雕刻全过程:从选料、画样到粗雕、精修,原本需要60天完成的《东坡听香》,将浓缩为 90 分钟的技艺展示。

“最关键的是教大家‘读木’。” 黄黎祥拿出三块不同结香的原料,“这块黑油格适合雕人物,黄油格更显花鸟灵动。” 他计划在互动环节邀请嘉宾体验基础雕刻,“哪怕只是刻个简单的‘香’字,也能摸到非遗的门。”

让老手艺长出新枝丫

黄黎祥的雕刻刀从不只停留在传统纹样上。他近年创作的《自贸港晨曦》系列,将骑楼、灯塔等元素融入沉香雕刻,其中《港珠澳大桥》摆件用三种不同结香的沉香表现桥梁结构,斩获中国非遗博览会金奖。“传统不是守旧,是在老根上发新芽。”

为筹备大会,他带着弟子们赶制了一批件小型雕件,最小的《平安扣》仅 3 厘米见方,却刻有海南黎锦纹样。“要让外国朋友知道,沉香雕刻不只是摆件,更是能带走的海南故事。”

当最后一刀落下,黄黎祥对着作品轻吹一口气,香粉簌簌落下,露出底下温润的香脂。“你闻,刻开的断面香气更浓了。” 他笑着说,就像非遗传承,得敢于 “剖开” 自己,才能让文化的香气传得更远。在这场国际盛会的聚光灯下,他的刻刀正将沉香雕刻这门老手艺,刻进世界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