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沉香树结香需数十年,而在科技赋能下,海南沉香产业正加速蜕变。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聚焦这一千年瑰宝,以科技为引擎,推动全产业链升级,让其从奢侈品变为富民兴村的 “黄金树”。
科技驱动种质革命,夯实种业根基
据院长陈毅青介绍,省林科院依托科研平台和专业团队,收集沉香种质资源 200 余份,已经选育出8个新品种,还育2个待认定良种。团队承担 10 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 3 项发明专利及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制定 2 项地方标准,提升了产业科技内涵。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毅青发布“海南沉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标护航品牌升级,区块链溯源助力
2022 年,“海南沉香(香料)”“海南沉香(药用)” 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省林科院管理。其构建的品牌保护体系包括开发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溯源、建立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引入第三方检测并动态监管。目前已有 7 家企业的 26 款产品获授权,2024 年销售额超 5 亿元。
海南省林科院陈彧作“海南沉香良种选育及分子身份证开发”报告
标准筑基,推动国际化
2024 年 10 月,海南省沉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由省林科院高新技术所所长陈彧担任秘书长,秘书处设省林科院。该委员会汇集 25 名专家,致力于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宣贯等工作,提升 “海南沉香” 国际影响力。
省林科院沉香属已知品种种植区里集中了约150多个种植样板
技术攻关破局,填补空白
省林科院在澄迈县发现的树心油沉香品种,有望填补国内高端沉香自然结香技术空白,还参与制定 5 项团体标准,与国家、地方标准互补,解决 “种香容易造香难” 问题。
海南省林业局副局长高述超(右一)给海南省沉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证书
产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科研成果在海南各地见效,如澄迈文儒镇的 1.2 万亩和加乐镇的8600多亩沉香种植基地,已通过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及 “两免两保” 政策,形成全产业链,带动 3000 余户种植,人均年增收超 2 万元。
国际视野,打造贸易中心
依托自贸港政策,海南加速建设国际沉香贸易中心。按规划,将构建 “两基地、两中心、一模式” 布局,2025 年全省沉香种植面积达 15.5 万亩,年产量 400 吨,产值超 20 亿元;到2030 年种植面积将达到 18 万亩,年产量 600 吨,产值超 50 亿元,建成世界级品牌。
海南省林科院工作人员对试验苗圃里的沉香苗木生长情况实时监测中
从种质到标准,从乡村振兴到国际布局,省林科院以科技书写 “第四棵树” 传奇。海南沉香以 “科技 + 文化” 双轮驱动,正从千年贡品变为富民兴邦的现代产业,飘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