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既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有力手段,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目标。为全面展示万宁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与工作成果,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我在万宁赢未来”“营商环境看万宁”“招商动态聚焦”系列报道,围绕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行业部门助企纾困、政务服务优化、园区招商等领域,以不同角度、以小见大,全方位展现万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万宁市坚持以数据赋能为抓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加大营商环境制度创新力度,围绕“无证明城市”建设和“信用+冲浪小镇”试点工作着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万宁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2023年7月25日,万宁市印发《万宁市打造“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对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采用告知承诺、数据共享、 部门核验、信用报告等方式替代。按照“标准统一、应归尽归”原则,全面开展电子证照数据归集和规范制发工作。截至2024年6月28日 ,万宁市已累计归集电子证照77 类、408727条,电子证照减免办事材料12.1 万件,覆盖电子证照用证事项1732项,电子证照应用广度和频度明显提升。
“我的申请材料准备得不齐全,卫生许可证正在办理中无法提供,以为要等几天才能再申请了,但是窗口工作人员告诉我,电影公司信用良好,可以享受‘信用 +容缺受理’,并且后续无需补交,卫生许可证发证后政府部门内部进行流转,同时,营业执照等材料可以共享免提交,现在办理许可证非常便捷、高效,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时间成本和经营成本!”万宁电影城的林女士分享了她到万宁市政务大厅办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的过程。
同时,万宁市以需求为牵引,以场景应用为导向,大力精简申请材料,并逐步拓展多领域“亮证办事”。在政务服务领域推出政务服务“智能秒批”新模式,材料共享免提交达24.6%,字段共享免提交达27.8%,审批效率提高90%以上。其中万宁市通过争取农药经营许可证电子化试点,率先完成了电子亮证应用;在社会应用领域打造电子亮证进医院、进酒店等场景。此外还积极探索应用RPA机器人实现自动获取数据进行办件数据二次审批、自动化制证, 通过RPA机器人快速准确地完成“海南省行政审批系统”“中国渔业船员管理系统”的重复审批操作,50条数据录入时间由原先的31分钟缩减至7分钟,审批效率提高 75%以上。
“我们还依托大数据平台,系统自动检索匹配许可证照即将到期、年检即将到期的市场主体,按照延续、年检类别分别生成提醒短信。在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和省大数据局的支持下,试点‘ 免审即享’,实现系统关联启发、自动填表申请、智能审核审批、用户确认许可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即时感知、定向推送和智能办理。” 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万宁市‘信用+冲浪小镇’试点工作的实施范围为日月湾冲浪小镇地区,主要开展个人、市场主体服务类和市场主体监管类信用场景应用,通过探索‘信用+’模式形成独具万宁特色的信用海岛小镇。”该负责人说,个人服务类信用场景包含“信用+冲浪”“信用+美食”和“信用+住宿”三个场景,应用总体思路为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信用越高,体验越佳;市场主体服务类信用场景包含“信用+纳税服务”“信用+审批”“信用+帮办代办”“信用+出店经营”和“信用+放心消费商户”等5个应用场景,为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在税务、审批、办事、经营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市场主体监管类信用场景是探索对小镇餐饮商户、冲浪俱乐部、酒店、民宿等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列入重点信用监管范围。目前试点方案已正式发布,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做实做细电子证明制发应用,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宣传,让更多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打造更多便民惠企场景。同时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综合研判信用状况的基础上,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不断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